一、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2001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5年成为学校首批升本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以“植根阿坝、服务四川、辐射西部,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技术服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IT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定位。
本专业拥一支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近年来,共主持省厅级项目13项,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出版教材4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余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余次。
本专业目前已建有软件开发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虚拟化与大数据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共12个,拥有计算机300余台,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都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本专业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创新”的“四会”IT人才为目标,逐步构建起了“职业素质养成、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创业就业等能力的培养融入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软硬件质量,拓展实践锻炼平台,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觉悟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植根阿坝、服务四川、辐射西部、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开发和维护复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担当精神,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管理维护、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人才。毕业5年后具备成为本单位骨干人员的潜质。
毕业五年预期达成目标:
目标1:能分析和解决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目标2:能以重要的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系统视角管理多学科的项目。
目标3:能与国内外同行、专业的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
目标4: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计算机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1.工程知识:具备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将相关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抽象分析与建模表达,并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实际需求的软、硬件应用系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软硬件及系统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检索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所从事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与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协同完成团队任务。
10.沟通:能够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
11.项目管理:掌握计算机领域工程管理相关知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能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去适应社会生活和行业技术的发展变迁。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图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毕业要求1 |
H |
|
|
M |
毕业要求2 |
H |
|
|
L |
毕业要求3 |
H |
|
|
|
毕业要求4 |
H |
|
|
|
毕业要求5 |
L |
|
|
H |
毕业要求6 |
|
H |
|
|
毕业要求7 |
|
H |
|
|
毕业要求8 |
|
M |
L |
|
毕业要求9 |
H |
|
M |
|
毕业要求10 |
|
L |
H |
|
毕业要求11 |
|
H |
|
|
毕业要求12 |
|
|
L |
H |
H(高)、M(中)、L(弱)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五、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模块,第一课堂取得169学分,第二课堂取得10学分,符合毕业条件,颁发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七、核心(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思维导论、离散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