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督导管理水平,增强督导管理能力,加强教育评介智能化建设,促进督导与教学管理人员交流,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14:30,我校青年教师刘全飞副研究员在我行政楼406作题为《数智化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专题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承办。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及教务处的全体老师聆听本次报告。

【图一学术报告现场】
学术报告分为六个部分:
一、洞察时代需求:数智化驱动教育评价范式转型。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重构教育生态,传统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评价转型,是破解当前教育评价主观性强、覆盖面窄、反馈滞后等问题的核心路径。
二、技术应用全景:三大领域构建智慧评价新生态。大数据分析可让全维度数据采集重塑评价依据。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AI课堂分析系统通过智能设备采集教师语速、师生互动频次、课程难度等18项教学数据教师可实时获取课堂效果诊断报告,实现教情的精准量化。人工智能使得评估实现精准化反馈。郑州大学研发的“小郑老师”AI评价模型引发关注,该模型依托 65 门试点课程数据迭代优化,形成可量化的《学生学习经验评价图谱》,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准确率高达96%。采用物联网技术使得场景化数据采集能拓展评价维度。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徐州移动开发的5G 教学技能评价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师范生语音语调、板书轨迹、教学姿态等数据,为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精准反馈。
三、改革实施路径:三维度构建智慧评价新体系。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难点,规范化、精准化、全面化三大实施路径。传统评价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数智化技术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建立了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精准定位教与学的薄弱环节。数智化技术突破传统评价的片面性,构建涵盖“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体系。
四、实践探索前沿:典型案例展现改革成效。重点汇报了阿坝师范学院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教学环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快速生成课堂反馈报告,以数据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类型占比、问答类型等客观数据以及AI复盘优化建议优化教学评价。实践成果表明,数智化技术正从单一工具应用迈向教育生态重构,推动教育评价从传统的“割裂式考核”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动态性、综合性评价”,为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五、直面挑战:构建技术与人文融合新范式。
针对数据安全、理念滞后等现实挑战,刘全飞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层面,他强调教育数据涉及师生隐私的核心风险,建议加快制定数据安全法规,并通过加密技术保障数据流转安全,构建严密的管理制度;面对部分教师对新技术认知不足的转型阻力,他呼吁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以试点项目为突破口逐步推广技术应用,推动理念革新;针对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深层问题,他直言“技术不是万能药”,提出需立足教育规律加强跨学科研究,探索符合教育本质的评价模型,实现技术与育人目标的深度协同。这一系列举措从制度保障、能力建设与理论创新三方面入手,为破解数智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瓶颈提供了科学路径。
刘全飞老师此次给我校教师带来的学术讲座,紧密地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和社会实际情况,分析智能化评价在社会上的应用,有效的提升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督导应用数智化评价水平。
文字编辑:达俊宇
图片编辑:达俊宇
编辑:康智
编审:罗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