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08 [来源]:

【本网讯】2025年9月8日上午,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在树人楼C401(计科)、C101(软工)顺利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南超教授、院长向昌成副教授、副院长冉建华,以及科研班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导师等出席活动,全体新生参加。

罗南超书记以“启航计算机新程·共筑青春梦想”为题致辞。他回顾了从ENIAC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辉煌历程,勉励新生以行业巨擘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介绍了学院雄厚的师资、先进的实验平台和丰富的学术竞赛资源,为学子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并寄语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刻苦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品德修养”,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向昌成院长以“拥抱智能新时代,开启计算人生路”为题发表讲话,向全体新生致以衷心祝贺。他指出,我们正置身于人工智能驱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同学们肩负着参与和引领技术浪潮的时代使命。随后,他系统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学科布局、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成效,强调生成式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格局,计算机专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硬核”支撑,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向未来,向院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重塑学习模式,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探索”,夯实专业根基,勇于实践创新,敢于突破未知;二是培养核心能力,超越“会敲代码”,锻造计算思维、创新精神、协作能力与终身学习力;三是锤炼品格素养,做“有温度的技术人”,恪守学术诚信,涵养工匠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守护身心健康;四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包容合作、享受旅程。他寄语全体新生在智能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冉建华副院长随后以“科研赋能成长,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展开分享。他系统阐释科研对深化专业认知、锤炼创新思维与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作用,并现场推介学院全覆盖、分层次的科研训练体系与竞赛矩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均位列其中。

他结合往届学生从“竞赛小白”到“国奖得主”的成长轨迹,以及凭借科研经历成功保研、斩获名企高薪 offer 的鲜活案例,鼓励新生主动走进实验室、加入导师团队,在真实科研场景中“做中学、赛中学”。现场互动频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握机遇,积极投身科研训练,让创新成为青春最鲜亮的底色。

资助工作负责人付家园老师为新生做资助工作介绍,详细讲解了学院的各类资助政策与申请流程,让新生们充分了解如何通过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教科办主任李堂辉老师带来专业相关实用小技巧分享。他从代码编写规范、常用开发工具使用技巧、高效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新生们讲解了诸多能让专业学习事半功倍的小窍门,让新生们对专业学习有了更具体、实用的认知。

学院教研室主任龚华明老师和邓世垠老师带来专业介绍和导学辅导。龚华明老师从专业课程体系、知识架构等方面展开,清晰呈现专业学习的脉络;邓世垠老师则结合实际案例,为新生们讲解专业学习方法与技巧,帮助新生们更好地认识专业,明确学习方向与方法。

活动尾声,各班导师与辅导员分班级召开“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主题班会。25级计科二班班导师靳艳婷老师以“专业地图”形式,系统梳理课程体系、核心能力节点与就业方向,现场演示“学业-竞赛-科研-证书”四维成长路径,为新生描绘出一条清晰可达的职业发展蓝图。

辅导员们则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提醒新生“把大学读成‘大’学”——既要立长志,更要善作息:用好“时间管理四象限”,平衡专业学习、社团活动与体育锻炼;主动对接导师、校友与企业资源,把个人规划融入国家战略需求;警惕“假努力”“空焦虑”,以量化目标驱动自我成长。

现场互动热烈,同学们就“辅修/跨专业选课”“考研与就业窗口期”“竞赛与绩点如何兼顾”等话题踊跃提问。老师们逐一解答,并赠送“成长手册”,内含四年阶段任务清单与推荐阅读书目。许多新生表示,此次主题会“干货满满”,不仅明确了努力方向,更增强了前行信心。

至此,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圆满收官。学院后续还将推出“导师面对面”“企业开放日”“学长沙龙”等系列支持活动,持续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赋能成长,助力大家在崭新的大学旅程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图片编辑:刘静

文字编辑:苟丹清

编辑:康智

编审:罗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