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一流课程建设主题交流会——温州理工学院数智学院“温慕西”讲师团走进我院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5-05 [来源]:

【本网讯】为积极响应《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深入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促进高校之间的共同发展,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共同提升,5月4日下午,温州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连新泽、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贤明及公共教学部主任廖雪峰莅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就《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和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的教学开展及线上平台系统应用进行了交流。学院院长向昌成主持了本次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南超、学院教科班主任李唐辉、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主任符红霞、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刘洪江以及邓世垠老师参加了此次主题交流会。

3A6A2

20500

会议伊始,向院长介绍了参加此次交流会的我院教师,并就学院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然后连新泽教授介绍了温州理工学院数智学院参加会议教师,并简要介绍了此次交流的初衷和目的。

此次主题交流的第一项就是双方介绍自己的课程建设情况。

连新泽教授依据自身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进行交流:存在的问题、教改情况和教改成果。连老师指出,当前程序设计教学存在问题客观方面是修习的人数多、理论性强和课程难度大,主观方面的基本是作业量超标、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少。接着,他重点介绍了温州理工学院数智学院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情况,着重介绍了数智学院从学生、教师、题库、实训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情况。最后,连老师分享了温理工数智学院的教改成果。

2AC19

王贤明教授首先推荐了他主编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一书。王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指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难、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程开设目的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供需匹配(学习时空限制与深浅控制)仍需调整。最后,王老师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结合他本人主编的教材,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观点,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10B5C

廖雪峰副教授重点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线上、线下的实施做了经验交流。廖老师首先讲解了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方法,通过综合示范讲解、编程演示、直播课互动、调试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知识要点与示范编程实例相结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廖老师就浙江省线上本科一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在温州理工学院的具体开设和实施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就智慧树平台现场展示线上平台课程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

18FB2

向昌成、李唐辉、符红霞、刘洪江、邓世垠分别就自己的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教学方式、课程评价、过程性考核、课程思政等方面都引起了双方的共鸣,主题交流会异常热闹,交流效果特别好。向院长特别提及,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学院目前也在致力于课程建设,努力争创一流课程,希望多与温理工数智学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在交流期间,作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温理工数智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廖雪峰老师还与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刘洪江老师就样板支部培育创建进行了积极交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何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这是温州理工学院数智学院教工党支部和阿坝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党支部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交流中,双方商定要用好“慕课西行”这一国家战略举措,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与5G技术,跨越地理版图上数千公里的空间距离,实现阿坝师范学院与温州理工学院党建互动、互学互进、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党建引领育人”的目标,探索“慕课西行”的“温理”模式。当前,双方商定在开学典礼、新生第一课、每月一次的党支部交流学习会、主题班会、毕业前的党课、朋辈导师制选聘、党建与教研共进(青年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方面加强合作。

24ABF

“学高身正唯严唯勤”。计科学院(电商学院)将继往开来,不断践行学校“两评估两转型”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继续秉承学校“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品正、德厚、仁爱、勤学、善思”的创新创业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

文字编辑:罗南超

图片编辑:罗南超

编辑:刘华清

编审:罗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