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将通过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帮助我院计算机基础任课教师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促进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一)建设目标
1、建成名师展示的舞台。工作室将为名师及骨干导师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为名师及其合作团队发展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2、青年教师培养的基地。工作室将承担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参与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各项培训和指导工作,真正成为骨干教师培养的实践基地。
3、教学示范的窗口。工作室将发挥名师及骨干导师的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4、科研兴教的引擎。工作室将带领全体教师,结合每个教师各自的专长和兴趣,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5、教育改革的论坛。工作室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谏言献策,组织专题探讨,使之成为激发创新思维、评点教育现实的论坛。
(二)工作思路
为实现以上工作目标,本工作室将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示范课、公开课为主要工作形式。实现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工作宗旨,以提高教育和科研能力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互帮互助为交流载体开展各项教学研讨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及所有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工作室成员逐步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育师资,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三)工作任务
本工作室将努力研究与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不断充实和提高青年优秀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造就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1、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力求在一年内使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成为典范,课题研究上有思路,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几项具有实用价值的教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活动。
3、引领计算机学科建设,以研讨会、教研会、公开课、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工作室以名师或骨干导师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成员进行培养,积极开展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5、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开展名师工作室的成果辐射,使之成为名师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并以互动的形式面向青年教师和学生。